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爆发以来,至今仍在持续,且尚无终止的迹象。
部分人着手思量,倘若这场战争当真持续长达10年之久,有人曾进行过一番核算,其结论为:若要确保俄罗斯不至于陷入经济崩溃的境地,中国或许需支出53000亿人民币。
此数字乍一听颇具威慑力,实则背后确有一番讲究。
【俄乌冲突拖10年,俄罗斯经济咋样了?】
自俄乌冲突爆发至今,俄罗斯于战场上取得了一定进展。而乌克兰凭借西方给予的支持,在对抗过程中表现得极为顽强,与俄罗斯呈死磕之势。
西方国家不仅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而且对俄罗斯采取了极为严厉的举措,实施了一轮又一轮的制裁措施。其手段包括冻结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将俄罗斯踢出SWIFT支付系统以及限制俄罗斯的能源出口等,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企图以此遏制乃至摧毁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俄罗斯成功抵御住了诸多压力,在2022年时其国内生产总值仅下降了2.1%,至2023年更是出现了约3%的反弹态势。其经济得以维持稳定,主要得益于能源出口获取收益以及与中国等诸多国家开展的贸易往来所提供的有力支撑。
然而,倘若战争持续十年之久,情形便会截然不同。
战争无疑是一个极为耗费资金的无底洞。就目前而言,俄罗斯尚可凭借石油以及天然气的出口来维持一定局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多潜在的问题便会逐渐显现出来。
国内资源趋于枯竭,基础设施呈现老化态势,大量劳动力被抽调投入到战争之中,通货膨胀的局势亦难以有效遏制,况且西方的制裁极有可能进一步强化,就俄罗斯现有的经济基础而言,着实难以承受如此诸多的压力啊。
据相关数据表明,在2022年之时,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1.78万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致是11.4万亿。就其军费支出情况而言,约占GDP总量的4%至5%,按此比例计算,每年的军费开支额度大概处于700亿至900亿美元这一区间范围。
倘若战争持续10年,仅军费开支一项便需耗费7000亿至9000亿美元。此外,每年因遭受制裁所导致的经济损失亦不容小觑,如此一来,俄罗斯需填补约1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4万亿)的缺口,方才能够支撑下去。
此一万亿的资金来源在何处?俄罗斯自身显然无力承担,因其国内经济已然处于被严重削弱的状态,故而唯有依靠外部援助这一途径方可解决。
印度、伊朗等国虽能提供一定助力,然其能力规模存在局限。就真正能够承担主要责任、发挥关键作用而言,还需着眼于中国。
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特别是在俄乌冲突发生之后,中俄双边贸易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
2022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900亿美元,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额径直突破2000亿。我国主要从俄罗斯购入油气、粮食以及各类原材料,俄罗斯则从我国购进诸多工业品,双方在贸易往来中呈现出良好的互补态势。
以美国攻打伊拉克为例,其每年军费支出可达1000亿美元。俄罗斯相较美国而言,经济体量偏小,军事实力亦存在一定差距。就俄乌冲突而言,这场仗对于俄罗斯而言并非易事,倘若俄罗斯在此次军事行动中每年军费支出为500亿美元,那么历经10年,军费累计将高达5000亿美元。
资金需投入到武器购置、弹药储备以及支付士兵薪资等方面,倘若缺乏此项开支,战争便难以持续推进。
西方所实施的制裁举措致使俄罗斯丧失了欧洲市场,其能源出口规模锐减一半,并且金融交易亦遭受诸多限制。
据相关估算,制裁致使俄罗斯经济每年遭受约500亿美元的损失,如此持续10年,损失累计可达5000亿美元。需明确的是,这5000亿美元并非以直接支出的形式呈现,而是源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缩减以及贸易中断等情况所引发的间接损失。
总计而言,在长达10年的时间跨度内,能够达到1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4万亿)的数额,此即为俄罗斯用以维持基本生存的关键资金,堪称其“救命钱”。
俄罗斯所涉及的这1万亿规模的相关事务,显然无法完全依赖中国来支撑,像印度、伊朗、土耳其等诸多国家,同样具备分担一部分压力的能力。
中国乃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在2023年,其于俄罗斯外贸中所占比重超30%,而5000亿美元(折合3.2万亿人民币)当属基础数额范畴。
然而,为何数额会是53000亿(折合8300亿美元)?那额外多出的3000亿究竟是何缘故?
历经十年岁月,货币出现了贬值现象。倘若依据年均百分之三的通货膨胀率来进行计算的话,那么在十年之后,原本价值五千亿美元的资产将会上涨至大约六千七百亿美元。
其二为汇率波动方面,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存在出现起伏变化的可能性,故而需多筹备一定的缓冲空间。其三则涉及额外开支这一情况。
我国所付出的并非仅仅是资金方面的给予,还需将投资、贷款以及贸易补贴等所产生的成本一并纳入考量范畴。故而,得出的53000亿这一数据并非是毫无依据的夸大之词,而是综合各项因素后所做出的较为合理的估算结果。
俄罗斯具备哪些具有较高价值的资源?答案是:石油以及天然气。
我国身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于2022年从俄罗斯购入了1亿吨原油以及200亿立方米天然气,该进口量在俄罗斯能源出口总量中所占比例达到20%至30%。
倘若冲突延续达十年之久,我国可加大采购力度,为俄罗斯供给稳定的现金流。举例而言,若每年额外购置价值200亿美元的油气资源,那么历经十年,所涉金额便可达2000亿美元,如此可径直助力俄罗斯填补资金缺口。
我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当下恰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该倡议,可开展诸如修建铁路、建设电站、铺设管道等诸多合作项目。这一系列举措一方面有助于俄罗斯稳定其国内经济,另一方面也为我国货物运输至该地提供了便利条件。
若每年投入100亿美元,持续10年则可达1000亿美元,如此一来,俄罗斯经济可获喘息之机,而我国亦能从中获取一定回报。
在西方将俄罗斯排除于SWIFT体系之外的情形下,我国可采取相应举措予以应对。一方面,能够凭借人民币开展结算业务;另一方面,亦可借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一平台,为俄罗斯提供贷款支持。
在十年的期限内,提供一笔高达两千亿美元的贷款,其目的在于助力俄罗斯偿还外债,同时稳定其汇率水平,只要能确保俄罗斯的金融系统不出现崩溃的状况即可。
俄罗斯具备较为良好的科技基础,然而其工业升级进程相对迟缓。我国可对外输出5G、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等相关技术,以此助力俄罗斯推动产业升级事宜。例如通过建立合资工厂的方式,每年投入数十亿资金,如此持续10年,投入资金可达数百亿之巨,届时俄罗斯的经济结构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倘若中国切实支出53000亿,那么中俄之间的关系势必会愈发紧密稳固。
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发生以来,中俄两国便开启了紧密合作、相互支持的模式。至2022年,两国元首更是提出“无上限合作”的理念。倘若在此情形下,中国再度于关键之时发挥关键作用,成为俄罗斯的有力支撑,那么俄罗斯大概率会与我国建立极为稳固且深度的合作关系,坚定地与我国携手同行。
中国可借此契机拓展自身影响力,特别是在能源市场以及“一带一路”相关领域占据主动地位。
我国若增加从俄罗斯购买油气的量,那么相应地,在中东地区所占据的油气份额便需作出让步。
沙特、卡塔尔等国存在通过降低油价以抢夺市场的可能性,这势必会致使全球油价产生波动。
从短期视角来考量,我国能源成本存在一定的下降可能性。然而就长期状况而言,其态势却难以确切判定,因为俄罗斯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目前尚存在不确定性,这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中国对俄罗斯予以支持的态势下,全球局势或许会分化成两大阵营: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另一方则是由中国牵头,联合俄罗斯、伊朗等国所形成的阵营,如此情形下,冷战的氛围正愈发浓烈起来。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WTO)这类机构或许显得更为鸡肋,大国之间的博弈往往是直接展开交锋的。
若俄罗斯经济能够保持稳定而不出现垮塌态势,那么中俄联盟将会更加稳固,在此情形下,中国于全球范围内获取更多话语权也便多了几分可能。然而,要实现助力俄罗斯经济稳定这一目标,所需投入的资金数额颇为庞大。一旦投入这笔资金,不仅会引发与西方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还需提防俄罗斯方面可能出现的不利状况从而对整体局势造成阻碍。
我国应明确核算清楚,此项事宜究竟是否划算。
从短期视角而言,这属于救急之举;而从长期角度考量,则涉及战略层面的谋划。关键之处在于如何达成一种平衡状态,切不可令自身陷入不利境地。当下全球局势犹如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且其复杂程度日益加剧。在此情形下,中国务必稳住自身阵脚,做到每迈出一步,都能对后续三步的走向有清晰的预判。
参考素材
《热观察》:俄乌冲突已趋近3年,后续是否仍会持续?对此,专家给出了相关看法。——上观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